









曾以為「竹葉青」已無法被突破,但我太嫩了!透明無害的「地骨露」才是連高粱都要倒退三步的高手,加起各種燒酎、健麗酒與藥酒,其實還蠻有趣的,來看看我們越加越多種的記錄吧(其實開始只是想比兩款芋而已🤣),最後我們也會分享一下「地骨露對酒精飲品的神奇隱藏效果」
本次精選與地骨露搭配燒酎和高粱
1. 玉露-中村酒造場(白麴芋燒酎)
2. 金箔入 甕伊佐錦-大口酒造(三年甕儲藏芋燒酎)
3. 初代百助-大分日田 井上酒造(麥燒酎)
4. 黑宝霧島-霧島酒造(燒酎 加 貝加爾湖白樺茸)
5. 58度白金龍高粱-金門酒廠(高粱)
6. 黃澤豐高粱金剛藥酒-康百氏(高粱-藥酒基準方第九方)
什麼是地骨露
透明如水的地骨露,有清熱退火的功效,是常見青草茶的原料之一,來源是用枸杞根的外皮,先煮再用蒸餾萃取出精華,所以會跟燒酎一樣透明有甜味但無糖值,富含大地的氣息
喜歡甜味的人會另外加蜂蜜,也有加冰糖或蜂蜜的喝法,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無糖原味
玉露白麴芋燒酎
這是我原本以為會加分的組合,但加入地骨露後,居然變成有點黑麴芋燒酎的感覺,味道細分多了一點大地的味道,甜度沒太大影響,餘味會變成地骨露,好像沒有特別加分
金箔入甕伊佐錦
甕伊佐錦 是 熟成三年的芋燒酎,甕味很明顯,通常較長期甕熟成的燒酎很容易出現,大地、中藥材、奶油的香氣,因此調和前,我就很有信心他能跟地骨露和平相處
但我錯了,地骨露的味道非常強勢,這樣調和會變成「更好喝的地骨露」!甕伊佐錦的味道基本上都會被吸收,甕味不見了,地骨露會多了點層次,但喝不出加了燒酎,夏天加大量冰塊喝應該不錯,冬天可能可以先Pass
最後因為花了半小時試了六隻,期間把甕伊佐錦多倒一杯在旁邊,最後喝時發現甕味降低,但地瓜的香甜感加強很多,有種味道打開的感覺!
記得「利守酒造-大甕熟成米燒酎」是第一次開瓶後三個月喝味道有打開,這瓶 金箔入甕伊佐錦 是前一天晚上才開瓶,看來甕味很重的燒酎,可以試著讓它透透氣醒下酒,會有不同的驚喜喔!
初代百助
這是我和珮文意見最分歧的一隻,初代百助 相較其他減壓麥燒酎果香感比較低,反而帶有奶香味道,個人還蠻喜歡這樣的表現的,在加入地骨露前曾擔心味道會不會打架
結果,我覺得這樣調和會有一種「人參鬚」的苦甘苦甘味,但珮文覺得就是變成「好喝的地骨露酒」,幫地骨露加了好的酒感,但百助味就完全感受不到了,不過算蠻好喝的
黑宝霧島燒酎健麗酒
這是我們從 宮崎霧島酒造 買回來的其中一隻,通常台灣人不會買的燒酎藥酒,雖然我叫它藥酒,但其實它跟華人的藥酒概念不同,味道都是甜甜的,直接飲用沒問題
黑宝的主打成分是「貝加爾湖白樺茸」,根據WIKI介紹是俄羅斯和東歐使用的珍貴民間藥材,據說兩萬顆白樺木才有一顆生長喔!喝起來有點葡萄汁或淡淡牛肝菌的感覺,酒味不會很明顯
而驚人的是「黑宝加入地骨露」是會燒酎變好喝!終於有一隻不是被地骨露輾壓的了!地骨露會把黑宝有的一點點菌菇味和酸味去除,整個味道變的更自然且香甜,大概就是「濃縮葡萄汁」變成「鮮葡萄汁」的感覺,還蠻不錯的,可以當養身定番使用✌️
白金龍高粱
岳父看到我們在玩「地骨露」,不是是實驗,就拿出他愛飲的 58度白金龍高梁,陪我們做實驗,說真的喝之前覺得,這清淡的地骨露怎麼可能壓的住高梁!
但我又錯了!1:1情況下,「白金龍根本被電假的」,全是地骨露味道,白金龍的複雜高粱氣息只能在餘味中求生存!酒精感也瞬間變不見,這是我們第一次意識到地骨露的隱藏功效,不過喝多還是會醉,只是酒感不見了
黃澤豐高粱金剛藥酒
膝蓋想也知道,這也是岳父貢獻的,原本以為會很可怕,但聞起來雖有藥材味但其實很像加四神湯的藥酒,還多了點甜甜的高年份高級泥煤味(龍眼乾 拉🤣)
喝起來很有「當歸麵線泡麵湯的氣息」其實還蠻香的,會很想去買一包來吃,加了地骨露之後,藥酒味和酒感大幅下降,地骨露依舊很明顯,但龍眼的甜味有增加,其實還不錯喝耶
絕對王者地骨露的隱藏神效
前面的4隻燒酎因為酒精濃度都是25%,1:1的情況下沒酒精感覺的還蠻正常的,但到了金剛藥酒(它寫醇度40~48%),甚至58度白金龍,加了地骨露之後,會發現原本比較刺激的酒精味消失了,可能都被它大地的氣息蓋掉了,因此我們一致認為「地骨露是去除酒精味的神器」😆
哪裡買地骨露
我們是在台北永樂市場旁民樂街的「正發青草鋪」,買地骨露、苦茶和青草茶,由於已嘗試過跟燒酎很搭的青草茶,和目前拿它沒辦法的苦茶,這次就把目標放在理論上不難的地骨露上,但沒想到地骨露意外強悍阿🤣
民樂街有三家青草鋪,另外兩家 滋生青草店 和 姚德和青草號,我們是沒買過,倒也不是什麼特別原因,就是習慣買正發而已,我記得寧夏夜市也有的買,網購的我就沒喝過了,改天再來試試白茅根茶看看好了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