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

9/4古酒之日 feat. 在家熟成古酒

9月4日 則是一年一度琉球泡盛「古酒之日(古酒の日/クースの日)」,就像燒酎之日大家這天會用儲藏3年以上的泡盛古酒乾杯,且這天還有文化傳承的用意喔🤓

💪仕次の日——身體力行傳承古酒文化

這天不單是喝酒的古酒之日,還是「仕次(しつぎ)の日」,簡單講就是每年一次維護老酒的日子,次第地從甕裡取酒,然後補上新酒,同時趁開甕的時候也觀察一下酒甕的狀態,看有沒有發霉、液體滲漏,記錄水面的下降情況,適當清潔才不會壞了古酒的品質,放生它、不管不顧的結果可能是以為自己有罈數十年了老酒,到頭來只是個數十年的空甕。

矢志傳承發展古酒文化的「泡盛百年古酒元年実行委員会」從1997年開始百年古酒的行動,8月3日這一天會把向會員募集到的錢購買到的泡盛倒入大甕裡,以仕次方式儲存熟化,期盼後輩能在和平的世界喝到滿100年的古酒。

🧉自家常備古酒

想在家中做古酒也不困難,當地知名的專業泡盛研究團體「山原島酒之会」,外表像🏔️仙人的 初代會長 島袋正敏 與 會長 安次富洋 介紹了操作的方法(影片連結在文章下方),拿一個有蓋子的甕,每年一天固定取出10%的酒,然後倒入相同份量大約酒精濃度43、44度的無過濾新酒,跟做老滷汁一樣,拿多少就加回多少。

取出的酒就放在德利瓶,可以自我飲用或招待客人,自己先喝也能看到酒色、先聞酒味,以防別人喝到變質的酒就尷尬了🙀

若能多幾個甕階段取酒,儲藏最久的甕就是親甕,甕內的古酒就是親酒,其他甕裡的酒儲藏超過三年就是 仕次古酒,用來補充的泡盛就稱為仕次酒。

👉注意注意再注意

用勺子取酒時,在酒裡轉幾圈均勻酒質後拿出,不要拍打濺起,勺子也盡量垂直拿出、不要碰觸甕口,這是為了保持酒的穩定,也避免過多觸碰而潮濕發霉,甕口可能長,蓋子也可能會有﹐所以取完酒要用乾燥的白布擦拭甕口與酒甕外部,然後再好好用塑膠布、甕蓋與デイゴ*密封放回固定地點,移動時不要大力搖晃,就讓酒甕靜靜放置。

🍶沒有仕次也能是古酒

會長補充說明,空間不足像是住在公寓大廈無法仕次,也可以直接選瓶泡盛瓶內熟成,放在周遭溫度穩定、不超過60度的環境裡,泡盛自身的醇類會和多種有機酸出現化學反應,生成多種酯類物質,並且引出特殊的香氣,所以泡盛可以瓶中放置,差別只在於焦糖、香草及水果乾等特別香氣不若仕次古酒的濃郁。

不過,我覺得陶或瓷的容器應該能操作仕次與有效節省空間,若買個寶壺的甕來,應該更快踏上古酒仕次大師的道路😆

デイゴ*(deigo):以前綁住蓋甕口的布,用的是刺桐的莖,所以綁繩會稱為デイゴ,現在材質上多是用矽膠,綁得更緊密。

仕次教學連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