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

獻上銀滴 芋燒酎-酒藏王手門 feat.減壓蒸餾的普及

「獻上銀滴-酒藏王手門」昭和10年(1935)曾獻上給天皇的芋燒酎,雖然從製法就能推測出這中間有點改變(先賣個關子最後說明🤣),比起 王手門 其他燒酎, 獻上銀滴 是較偏「不驚人」的品項,但幾乎喝完整瓶後,我認為他就是平常很少連絡但見面隨便聊聊,心情就很輕鬆的那種朋友

加冰塊

初喝感覺是瓜果香味,但多喝幾口很新鮮冰涼的小黃瓜感,就跑了出來,讓人想到日本居酒屋「お通し(おとおし)<otooshi>」有時會出現的「去皮的新鮮小黃瓜條」,去了皮就比較不會有澀感,這秋老虎的季節來喝很不錯,也會讓人有點想配涼麵說

加氣泡水

和加冰塊感覺很不同,給人一種安穩的感覺,不會太花俏也不會太沉悶,些微酒精感和果味,還有點海苔味,帶點地瓜但又偏淡淡芋頭的感覺,一杯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喝完了

湯割 和 純飲

個人覺得這兩種方式雖有瓜果香氣但酒精感比起 加冰塊 或 氣泡水,來的明顯很多,所以除非特別友愛或有搭配點下食物或下酒菜,不然不特別推薦這樣飲用

獻上銀滴跟天皇當時喝的相同嗎

根據介紹「獻上銀滴」目前使用的是「常壓蒸餾 與 減壓蒸餾 混合而成」,而當初是在 昭和10年(1935)獻給天皇,根據日本多方說法總結「減壓蒸餾」使用在燒酎上普及,大約落在 昭和40後半或50年以後(也就是至少 1970),而第一瓶商品化的「100%減壓芋燒酎-爽飫肥杉」則是到了1983,由 日南井上酒造 推出

因此可以知道,當年天皇喝是很高機率是「純常壓蒸餾」的銀滴,跟現在版本感覺是以「減壓」主導的味道,應該是不太相同才對,不過不管任何東西,經過又快90年的時光,市場喜好會改變味道不同也很正常,要是是當年的味道,說不定還喝不習慣說😄

我們購入的通路:

City’Super忠孝復興 (都市百貨)